威斯尼斯人5158cc(澳门)合作伙伴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新闻公告
图片新闻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讲座预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决赛落下帷幕 6600cc6公海彩船app人文代表队荣获大赛二等奖
发布日期:2016-01-06浏览次数:字号:[ ]

  12月5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决赛于清华大学成功举行。该竞赛旨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大学生人文知识视野,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创新精神。人文社会科学学部13汉语言文学的黄润琪、于璐、孙畅、14汉语国际教育的任喆远、14汉语言文学的陈玥代表6600cc6公海彩船app参加比赛,荣获二等奖。

  本次决赛共分上下两场。上半场比赛于上午举行,分为闭卷测试环节与经典策问、古诗创作环节,均以书面作答的形式进行。下半场比赛于下午举行,比赛内容包括人文演绎与剧本答辩、古诗创作答辩、经典策问答辩、知识问答四大部分,以舞台表演与现场答辩的形式进行。全体参赛队伍根据上午比赛成绩分为A、B两组,每六支队伍为一组。6600cc6公海彩船app人文代表队为B组第一队。根据比赛流程安排,6600cc6公海彩船app代表队先行前往蒙民伟音乐厅参与人文演绎与剧本答辩环节比赛,再前往三教进行其他环节的比赛。

  人文演绎部分需要各参赛队根据《三国演义》或《世说新语》表演原创舞台剧。在人文演绎的比赛中,黄润琪、于璐、孙畅、任喆远、陈玥五位选手身着魏晋古装,以《世说新语》为素材,借东晋文士习凿齿之口剖析名士意义。剧中台词以文言为主,五位选手的举手投足也颇有古风。在剧本答辩中,根据评委老师提出的有关剧中体现的“尊刘抑曹”思想与名士风骨的问题,任喆远同学凭借对《晋书》与习凿齿其人的深刻理解进行答辩,并表示:在任何时代,真正的名士都是一种身具道德感的存在,真正的名士必须能够体现“仁”的理念。

  在古诗创作、经典策评环节中,每队需上前对上午所创作的命题古体诗《话曹操》和以曹操、蔡邕为议论对象的小论文进行答辩。于璐、陈玥两位同学从格律、句式、所咏对象等角度解读北语队的古体诗,展现了她在古诗创作方面的深厚功底以及对曹操这一著名历史人物的深刻认知。黄润琪、任喆远两位同学则就“蔡邕哭董卓”的史实、人情义理等方面展示论文《哭死蔡邕》,表达了他们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知识问答环节的题型共分为古文填空、翻译、知识填空三种形式,内容涵盖古今中外各个方面的人文知识。五位北语选手在赛场上冷静作答,沉着应对,运用丰富的知识储备顺利解答了多道题目。

  最后,北语代表队以出色的表现获二等奖。今年北语两支人文代表队均荣获大赛二等奖,为历年参赛最佳成绩。在此祝贺全体参赛选手,也愿学部的各位同学多多积累人文知识,加强对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努力成为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